氨氮(NH?-N)是水體富營養(yǎng)化的主要污染物,氨氮超標是水處理中常見的問題。工業(yè)廢水(如制藥、化肥、煉油)和生活污水中氨氮濃度超標,則需根據水質特性選擇針對性處理方案。 氨氮超標主流處理技術及適用場景 1. 生物脫氮法 原理:通過硝化細菌(好氧條件下將氨氮轉化為硝酸鹽)和反硝化細菌(缺氧條件下將硝酸鹽還原為氮氣)的協(xié)同作用實現(xiàn)脫氮。 工藝選擇 A/O法:厭氧-好氧組合工藝,適用于氨氮濃度100-300mg/L的廢水,但對高濃度廢水需結合其他技術。 SBR工藝:間歇式活性污泥法,脫氮效率可達90%,適合小規(guī)模或波動水質場景。 優(yōu)勢:成本低、無二次污染,但需控制溶解氧(DO≥2.5mg/L)、pH(7.5-8.5)及泥齡(硝化菌世代期的3-4倍)。 2. 物化法 吹脫法 原理:在堿性條件(pH=11-12)下,氨氮以游離態(tài)(NH?)揮發(fā),通過空氣或蒸汽吹脫去除,效率可達90%。 適用場景:高濃度氨氮廢水(如化肥廠廢水,初始濃度>1000mg/L),需配套酸液吸收尾氣防污染。 化學沉淀法 原理:投加鎂鹽(Mg2?)和磷酸鹽(PO?3?),生成不溶性磷酸銨鎂(MAP)沉淀,反應式: Mg2? + NH?? + PO?3? → MgNH?PO? 適用場景:中高濃度氨氮廢水(50-500mg/L),副產物可作為緩釋肥料回收。 3. 化學氧化法 折點加氯法 原理:投加過量氯氣或次氯酸鈉,將氨氮氧化為氮氣,同時兼具消毒功能。 適用場景:低濃度氨氮廢水(<50mg/L),需控制加氯量避免余氯超標。 光催化氧化法 原理:利用紫外光或可見光激發(fā)催化劑(如TiO?),降解氨氮為無害物質。 優(yōu)勢:能耗低、無二次污染,但催化劑成本較高。 4. 吸附法 原理:利用沸石、活性炭或改性生物炭的離子交換或物理吸附能力去除氨氮。 適用場景:低濃度廢水(<50mg/L),需定期再生或更換吸附劑。 氨氮超標處理效率優(yōu)化策略 參數調控 溶解氧(DO):硝化反應需DO≥2.5mg/L,可通過曝氣量調節(jié)。 pH控制:維持7.5-8.5,必要時投加Na?CO?補充堿度。 營養(yǎng)平衡:按C:N:P=100:5:1比例補充碳源(如葡萄糖)和磷肥。 工藝組合 預處理+生物法:高濃度廢水先經吹脫或沉淀降低負荷,再用生物法深度處理。 化學法輔助:生化系統(tǒng)恢復期投加氨氮去除劑(如JN-1),快速過渡達標。 污泥管理 菌種培養(yǎng):移植活性污泥或使用生物增效劑(7-10天建立硝化系統(tǒng))。 泥齡控制:硝化菌泥齡需≥15天,避免排泥過量導致菌群流失。 氨氮檢測儀廠家邁德施最后總結:氨氮處理需根據廢水濃度、水質波動及成本預算綜合選擇技術。生物法適用于低濃度穩(wěn)定水質,物化法(吹脫、沉淀)適合高濃度廢水預處理,化學法可作為應急補充。
拓展閱讀: 氨氮含量高低怎么判斷水質好壞?
本文連接: http://www.073838.cn/newss-3264.html
|